Passion * Hope * Dream

小林的百科筆記



(轉) 由焦慮引發的 赴美購房熱


近幾年國內興起了一股赴美購房熱。截至2013年3月,在剛 剛過去的一年裡,中國買家在美國現房交易市場投入了近90億美元,連續兩年成為外國購房者中的第二主力,僅次於加拿大。而且中國人購買的房屋均價高達 42.5萬美元,遠超其他外國人。中國人赴美買房的原因包括獲取綠卡,換取更好的教育和發展機會、投資美國房產來規避國內經濟下挫的風險和危機。而一些在 其中發現商機的創業者,則抓住機遇,創富崛起。……
 
這篇文章原名《美國買房記》,由中國企業家發表。i黑馬網對其進行了編輯和整理。

中國人已經掀起一股到美國買房置業的巨流,雖然這些買家未必都像這位女富豪般闊綽。美國國家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3月,在剛 剛過去的一年裡,中國買家在美國現房交易市場投入了近90億美元,連續兩年成為外國購房者中的第二主力,僅次於加拿大。而且中國人購買的房屋均價高達 42.5萬美元,遠超其他外國人。

如今,關於中國買家新達成的房地產交易新聞充斥着美國媒體,就連中國社科院發佈的2013年《投資藍皮書》都說,要買房,與其在中國,不如去美國。為順應潮流,一些銀行專門開通了跨國房貸業務,只要你在這些銀行的中國分行有存款,在美國買房時就可以到其美國分行貸款。
中國買家近年來在美國的表現類似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人。彼時,美國資產縮水,日本人幾乎買下了半個洛杉磯城。在夏威夷,96%以上的外國投資也來自日本。眾所周知,他們還買下了美國人的臉面——洛克菲勒中心。

日本人當年一度喊出過「買下美國」的口號,其直接誘因是日元升值帶來的日本社會財富急劇膨脹。富貴而不到美國買房,直如衣錦夜行。這一次,當故事的主角變成中國人,原因卻要複雜得多,這不僅僅是個買房的事兒。

為了孩子的教育和綠卡,買房是移民的條件
——「是我女兒住,她以後會上紐約大學或哥倫比亞大學。」

數月前發生的一筆房產交易至今仍在美國廣為流傳。

一位中國女富豪花費650萬美元在紐約第五大道買下了一套豪華公寓,房產經紀人問她:「女士,我能問一下是你自己住嗎?」富豪答:「不,是我女兒住,她以後會上紐約大學或哥倫比亞大學。」
「你的女兒多大?」
「兩歲。」
房產經紀人目瞪口呆。
………………

「拿北京戶口對我們來說比上火星還難,拿美國綠卡反倒容易很多。」說這話的時候,尹東輝正在西雅圖邊度假邊考察自己想要投資的教育行業。

十幾年前,尹先生就在河北衡水老家開了家私立學校,學生能在他那裡從幼兒園上到高中。2005年,他來到北京開辦雙語培訓學校,並希望落戶北京,至 少也得讓兒子成為北京人。於是,他早早地在北京買了房。房子不大,他還想換個大的,但他沒想到的是,後來出了限購政策,他的願望落空了。他在北京一直找不 到家的感覺。這不是最要緊的,要緊的是他正在北京讀小學的兒子以後只能回原籍參加高考,上好大學難度由此陡增。在他看來,現行的戶籍制度是人為地把人分為 三六九等,他兒子要成為北京人比成為美國人還難。既然如此,何不把兒子送到美國去呢?兒子今年10歲,他想,兒子再在國內讀一年國際學校,他就把他送到美 國去。當然,他得先給兒子在美國買套房。

從2009年起,尹先生每年都要到美國考察。去年年底,美國房價開始觸底回升,買房的人驟然增加。在舊金山,買一套房要同二三十人一起競爭,其中少 不了中國人,有些人爭了一年還沒能買到。即便在華人較少的西雅圖,競購者也能有三五個。美國不少城市所謂高尚社區已鮮有房源了,七成中國人都拿着大筆現金 全款出手,讓當地人都甭想得手。

這使尹東輝感到有必要趕緊出手。他找了家房產經紀公司諮詢,諮詢內容包括房型、房價、學區等基本情況。今年春節后,他趕到美國,買了一套大西雅圖地區最貴區域的住宅。房子毗鄰微軟總部,套內面積270平米,佔地1500平米,他支付了113萬美元。

經過在美國幾年的了解,尹先生深感在美國買房其實就是買鄰居。美國住宅業主每年皆要繳納房產稅,各州稅率不盡相同,根據政府給房屋的估價計算。但這 筆稅費會被投入到附近的公立中小學和市政建設上,因此也就形成了房價越貴,學校和周邊環境就越好,從而更能吸引富人居住的循環狀態。買下這套房子后,尹東輝終於不再為兒子如何才能上一個好學校焦慮了。如今的他,喜歡時不時到附近的教堂去轉轉,或者踱到湖邊去做個釣翁。

為孩子在美國買了房還不夠,接下來需要解決陪讀問題。持商務及旅遊簽證入境美國,每年只能居留一半時間,如果夫妻倆輪流照顧孩子,則一家人不能團聚。因此,尹先生覺得,晚移民不如早移民。而最好的移民理由是投資,這是他考察美國幼教行業的根本原因。

為了規避國內經濟下挫和政策不穩定的風險

——「整個經濟形勢不好,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太大,民企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我看着不少朋友的公司從小做到大,又從大做到沒有的,感覺自己守着的是一筆浮財。」

華先生今年46歲,北京人,在天津經營一家石油機械公司已經十多年了。他從2002年開始就在北京投資住宅和商鋪,收益也頗豐。但近幾年來,他明顯 感到自己的生意在走下坡路。「整個經濟形勢不好,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太大,民企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我看着不少朋友的公司從小做到大,又從大做到沒有的,感 覺自己守着的是一筆浮財。」華鍵說,他「對國內政治和經濟形勢都看不懂」,焦慮感由此與日俱增。

2010年10月,他聽說美國房價不再跌了,周圍很多朋友準備到美國買房,他也動了投資美國房產的念頭。他的想法很簡單,不過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 籃子里」。聯繫了幾家中介后,他認準了一家提供赴美購房服務的網站。這家網站不僅能夠提供從選房到交易結束的全程服務,還可以代管購房人在美國的物業。

美國的房子是永久產權,所有信息都透明可查,不需要跑諸多部門簽字,租金也基本可以預期,即便收益率和升值空間有限,華先生也覺得心裡踏實。他接受 了購房網站的建議,買了一棟位於芝加哥的小樓。房子建築面積800多平米,佔地5000平米,才花了他87萬美元。今年初,從簽約、付定金到房屋驗收,他 只用了一個月時間。超出他預期的是,原房主還答應以5%的利息貸款給他37萬美元。

另外華先生接受了網站推薦的NNN商業地產模式,這種租約規定,房產稅、房屋保險、維修打理等一切費用由租客承擔,租客通常是麥當勞、政府部門、幼 兒園、銀行等組織而非個人。雖然投資回報率不高,但業主只需坐收租金,不必親自打理租賃業務細節,特別適合華先生這樣的不常在美國的投資人。

華先生把買這棟小樓當作做試驗,觀察一年後,如果沒有新情況出現,他準備繼續追加在美國的房產投資。

他們利用這個商機創富崛起

相比於國內赴美投資者,利用這個機會提供優質服務的人們則更加值得研究。

林先生就是這家幫助華先生赴美購房服務的網站的創始人,去年5月才成立。2009年,林先生跟朋友移民加拿大溫哥華。在國內做軟件公司管理工作的他 到國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遂讀起了MBA。讀書期間,他開始留意北美的房產,發現西雅圖與溫哥華氣候、環境相當,房價卻低了三分之二。從2010年9 月起的一年多時間裡,他幾乎每周驅車到西雅圖看房。自己買了幾套房后,他發現了商機:美國的房產市場與中國差別很大,政策和法律層面更是懸殊,對於不了解 美國情況的中國人來說,選好一套房子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如果人不在美國,則幾乎不可能完成。他發覺自己可以在其中充當掮客。2012年初,林先生與西雅圖的一位房產經紀人一起創立這家網站,設計了一套適合海外投資者的購房流程,並通過與美國房產經紀人對半分成獲利。

最開始,他們只做住宅交易,後來發現不準備前往美國但也想投資美國商業地產的客戶越來越多,林先生就決定將業務重點轉向商業地產中介服務。進入2013年,北美購房網每個月都能實現1000萬美元以上的成交額,其中大頭是商業地產。

然而,無論這個行業如何興旺,移民的人們能從中獲得什麼,未來又會如何?我們仍然要問在中國現代化史上,曾發生多次移民潮。「樹挪死,人挪活。」泛 覽史籍可知,以前的多次移民潮都爆發在中國貧窮的時候。到如今,中國富了,但移民潮並未停止,移民的主體變成了富人,這是讓人很費思量的一件事。我們為什 麼要遠離父母之邦?我們何時才能不再焦慮?

原文出處: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988.html


Thanks. You've made me believe in personal power again.

(轉) 品味的奇妙「邊際效益遞增」現象

邊際效益遞減:對於某個物品或是服務的第一次消費所產生的效益,會大於第二次消費所產生的效益,並且消費次數越多,單次消費的效益就越低 –Translated from Wikipedia
讀過個體經濟學入門的人應該都對「邊際效益遞減」有些印象,常舉的例子是吃掉第一顆蘋果之後,第二顆 (一模一樣的) 蘋果就會覺得沒那麼好吃。邊際效益遞減的背後是個人的心理現象,當一個需要被滿足後,對於重複或是類似東西的需求會大幅降低。

當然邊際效益不是永遠遞減的,最好的例子就是一顆 (比看起來還好吃很多的) 蘋果吃了第一口後,你會更想要吃第二口。喝啤酒時配了第一顆五香花生,大概很少人能抗拒一顆接一顆直到整盤都清空。這又是人體的另外一種現象,有些慾望是 需要被引發的,尤其那些「體驗性」的商品與服務。而且一旦被引發之後,初期的需求強度似乎是遞增,而不是遞減的。

這種現象也會發生在「學習曲線陡峭」的東西上面,例如:滑雪、彈鋼琴、高爾夫球等等,我們必須努力練習,直到跨越了初期的學習門檻,才能開始體會這東西的美妙。

然後還有些時候,邊際效益的現象是隱隱發生的,幾天前 Economist 上的一篇 The utility of bad art 探討了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對藝術的「品味」之上。

這篇文章首先引用一個由 Cornell 心理系教授 James E. Cutting 所發表的論文 Gustave Caillebotte, French Impressionism, and mere exposure。 在 Cutting 的研究裡面,他以 Cornell 的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一學期的每堂課開始前,教授會先把一些較不知名的印象派畫作的其中一張,在螢幕上播放僅僅兩秒鐘給學生們看。整個學期的下來,結 果發現相較於一些較知名的印象派作品,這些被「快閃」的學生們反而會對那些較不知名的作品產生偏好。相對的,沒有被這樣默默影響的對照組學生們,則會比較 偏好那些較知名的作品。

因此 Cutting 教授的結論是品味這種東西是後天的,當人類社會的意見領袖決定了什麼是美,並且將它不斷以作品的方式展示給族人們欣賞,則久而久之這樣的風格就會被整個社 會認定為美,最後產生邊際效益遞增的情況。也就是說,當你的周遭不斷的出現黃色,你會漸漸的認同黃色,久而久之也開始偏好黃色 ── 沒錯,正是羊群效應

但羊群真的是這麼盲從嗎?事情也沒有這麼簡單。為了更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英國 Leeds 大學的 Aaron Meskin 教授等人又做了另一組更細緻的研究,並且發表了一篇 Mere Exposure to Bad Art。 在這個實驗中,Meskin 把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給他們看知名度較高,但在藝術圈地位較低的 Thomas Kinkade 的作品,另一組給他們看較不知名,但在藝術圈評價較高的 John Everett Millais 的作品。結果發現,剛開始學生對 Kinkade 的作品會產生較高的偏好,但看多了之後邊際效益會遞減。而剛開始他們對 Millais 的好感度較低,但久而久之會越來越能欣賞 Millais 作品中的品味。
Preference of good art
這大概就是「譁眾取寵」跟「有深度」的差別吧。所以端看你的產品是要以快打快,像電視購物一樣刺激人們衝動購物,或是你要走漸入佳境路線,像 Apple 一般讓人越用越愛不釋手。但無論如何,身為消費性市場的創業者,好好了解人性的種種心理,是絕對必要的功課。

原文出自: http://mrjamie.cc/2013/08/15/increasing-marginal-utility/

(轉) 大腦越用才會越靈活

M

一直以來,神經科學家們都抱持這樣的觀點,隨著歲月的流逝,人類大腦會逐漸退化,而且人類對此無能為力。

但是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在腦部成像技術的輔助下,近幾年的大量研究都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果,有助於推翻這個觀點!在我們一生當中,腦中的灰白質神經組織(grey matter)會不斷再生,形成新的活性細胞,市場研究公司SharpBrains創始人兼CEO阿爾瓦羅•費爾南德斯說:“人類的大腦就像是一個充滿生機、不斷生長的茂密森林,裡面有數十億個神經細胞和神經節。”

這個發展也催生了一門新興學科,神經可塑性學科(neuroplasticity),專門研究大腦如何變化和調整,該學科發現,大腦跟肌肉一樣,也具有“非用即失”的特性,他補充說:“當大腦中出現新的神經細胞後,它們所在的位置和存活時間,都取決於你如何利用它們。”

為了提供更多這方面的知識給一般民眾,費爾南德斯聯合其他的作者一起寫下《大腦健康指南》(The SharpBrains Guide to Brain Fitness)一書,這本書將目前在這一領域的大量研究成果總結成了具體的建議,指導讀者如何從現在做起,預防老年癡呆和未來可能出現的其他認知功能障 礙。
其實更為有趣的進階話題是,有利於大腦健康的做法和加快職業發展的措施之間有許多相通之處,比如下面五條建議:

1. 不間斷的學習。最新研究發現,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患老年性智力衰退的機率越低,費爾南德斯發現: “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更有可能從事刺激智力的工作,”而這將促進新神經細胞的生成,如果在職業生涯當中養成不斷學習新技能的習慣,它將不僅有利於你的大腦 健康,而且還可以提高自身的價值,使你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2. 讓自己完全沉浸在另一種文化中。最佳的比喻就是學習一門外語,以美國為例,隨著美國公司(尤其是市場行銷)比以往更加強調雙語化,學習西班牙語成為一個明智的選擇——當然,要想要給你的大腦終極挑戰,你也可以選擇學習俄語、漢語或阿拉伯語,因為這幾種語言的字母不同,進一步提高了它的挑戰性。

如果有條件,也可以申請海外任職,這不僅可以讓你的經驗資、歷更加出眾,而且費爾南德斯認為,與留在國內相比,“探索和適應新的地方會迫使人們更加關注周圍的環境”,探索一種陌生的文化,就算時間很短暫,也可以給你的大腦來了一段柔軟健身操。

3. 嘗試有難度且持續性的任務。費爾南德斯寫道:“目的是要嘗試新鮮事物,提高挑戰的難度,所以任務肯定不能 太簡單,也不能太常見。”他還表示,這意味著“花費精力,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多樣性與挑戰一樣重要,最近許多研究均顯示:“過度專業化並非保持長期大腦健康的最佳策略,一名證券交易商可能希望嘗試一項藝術活動,以此來刺激自己很少用到的腦細胞。”

4. 管理自身壓力。費爾南德斯說:“不論壓力源自外部事件還是自己內心的想法,過多的壓力都會殺死神經細胞, 而且會阻止新細胞的形成。”很明顯,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萬幸,《大腦健康指南》一書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體育鍛煉、冥想甚至開懷大笑來保護大腦免受過多壓力 的破壞,此外,這些措施還可以防止職業倦怠,隔一段時間真正休一次假也被證明是緩解壓力的有效方法。

5. 多交朋友。有許多不同的好友,不僅會在你想換工作(或招聘合適人選)時變成巨大的優勢,而且費爾南德斯寫 道,事實證明,“社交參與有利於大腦健康。”新研究發現,定期與其他人互動有利於“提高短期績效,以及增強認知儲備。”到底有多少好朋友才是理想狀態?人類大腦皮層似乎只能處理有限數量的關係,這個數量(神經科學家們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稱其為鄧巴數量(Dunbar’s number))就是150個,有趣的是,費爾南德斯發現,雖然許多人在Facebook上有數千好友,“但標準數量約為120個,這與鄧巴數量基本一致 ——也就是人們在真實生活中的朋友和熟人數量。”
本文作者:Anne Fisher,《財富》雜誌《向Anne提問》的專欄作者,這個職場專欄始於1996年,幫助讀者適應經濟的興衰起落、行業轉換,以及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困惑。

原文出處: http://stupid77.com/realtime-news/%E5%A4%A7%E8%85%A6%E8%B6%8A%E7%94%A8%E6%89%8D%E6%9C%83%E8%B6%8A%E9%9D%88%E6%B4%BB.html